我國無人機物流正朝著先進、健康、有序、規范的方向發展。以京東、順豐為代表的電商、快遞企業正在推進我國無人機物流運輸技術突破、標準體系構建,政府正在加速推進無人機監管,職業院校正在加速人才培養。
人才培養
一系列計劃與措施適應無人機行業,面向無人機操控、維護和開發等發展方向,培養無人機設備編程、維護、生產組織和管理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專業成立無人機所,培養無人機人才。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等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吉林機械工業學校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已經設立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2017年12月,工信部發布《關于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有條件的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設立無人機相關專業。物流無人機和無人機物流運輸體系發展離不開各級人才。各高等學校、職業院校、培訓機構應設立相關專業提高物流機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數量。
政策監管
未來物流無人機技術標準應從差異走向統一,每一環節的運營場景需要用清晰的標準統一推動物流無人機的發展。國際物流無人機及無人機物流運輸體系研發、應用整體還處于初級階段,需要大量的資本、人力、物力投入,基于實際場景進行技術研發和商業模式孵化是整個行業實現跨越的必由之路。為推動物流無人機、無人機物流安全、有序的發展,未來政府應從物流無人機系統、物流無人機駕駛員管理、物流無人機運行空域三方面出臺更加明確的管理條例。2016年,《“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實施方案》指出推動人工智能在無人機系統領域融合應用;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發展消費類無人機,建立試驗鑒定、測試、競技等專業化服務體系,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物流無人機、無人機物流的發展離不開監管政策的支持。
技術突破
未來的物流無人機要完全符合安全和監管設計、具有更好的人機協作能力、智能駕駛模式、自動起飛/著陸以及執行任務。無人機物流體系應具有平臺與有效載荷互換性。應以飛控技術為核心,使芯片、傳感器、導航等技術進步、成本下降。開發高度集成化芯片降低制造成本。引入電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視覺技術、材料技術、通信技術、信息安全技術等最新成果創新物流無人機的設計。物流無人機本身技術瓶頸主要體現在續航時間、載荷大小、可靠性、視覺感知、定點投放以及作業半徑上。京東、順豐、小米等電商加大了對研發物流無人機、構建無人機物流運輸體系的投入。
展望無人機物流發展趨勢
數據顯示,未來民用無人機發展較快,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968億元。由京東發布的全球首個聚焦物流領域無人機產業發展的年度報告《世界物流無人機產業發展年度報告(2017-2018)》指出“當前世界物流無人機產業正處在快速成長期,呈現出美國領先、歐洲跟隨積極、中國從追趕轉向領跑的格局”,同時也指出“國內物流無人機尚處于發展初期階段”。當前,京東地空一體化智慧網絡框架初步完成,末端無人機正走向成熟、支線無人機即將運營、干線無人機開始研發,無人機物流快遞體系布局完成。
人才問題
需求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培訓機構盡快培養出高質量的物流無人機、無人機物流技術人才。開設無人機專業的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培訓機構數量較少,相應的師資缺乏,且學習、培訓費用高,缺乏吸引力。無人機物流需要各種類大量的高級技術技能人才,例如:物流無人機研發人才、飛控人才、物聯網技術人才、通信技術人才、物流技術人才、無人機維護人才等。
成本問題
無人機物流與物聯網技術的融合需建立飛控調度中心、飛服中心、研發中心、制造中心等配套技術與設施,無人機物流運輸成本居高不下,靠單個企業是無法建立龐大、復雜的智慧物流網絡體系。從成本來看,物流無人機、無人機物流運輸體系不像陸運那樣大批量的運輸,所以成本無法攤薄。
技術需求
由于長距離配送缺乏視野,僅通過無人機裝備的一系列傳感器完成避障,因此,傳感器技術和躲避技術是物流無人機運用的關鍵技術。定點投放技術,最后一公里配送需要無人機準確找到投放地點,打開投遞箱準確投放到指定位置。小型、超小型物流無人機載重較小,續航能力小于1h,其關鍵技術在于動力源,需要發展電池技術以提供強動力;發展材料技術提供輕便的本體;發展通信導航技術實現更準確的航線內飛行;在單個或多個無人機飛過人群、飛躍建筑、河流、高山等送貨條件苛刻的環境,發展人機協作飛控技術、群控技術以適應環境能力。
監管問題
國內首張由民航管理部門批準運行的無人機航空運營許可證的發放,標志著中國正式步入無人機運輸的新階段。然而,目前并沒有試用章程、相關許可管理和明確的環境要求。在美國,亞馬遜物流機也因缺乏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政策批準,在本土的規?;逃眠b遙無期。2018年3月,順豐控股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江西豐羽順途科技有限公司獲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地區管理局頒發無人機航空運營(試點)許可證,或為國內首家獲得運營許可的無人機企業。2016年,《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首次將低空開放限制由1000m以下,提升至3000m以下。2017年,《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起飛質量超過250g以上的無人機必須實施登記注冊。2015年,《輕小型無人機運行試行規定》起飛全重7kg以上無人機必須接入“電子圍欄”。2014年,《低空域使用管理規定(試行)》征求意見稿將低空空域分為管制空域、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其中涉及監視、報告空域的飛行計劃,企業需向空軍和民航局報備。2013年,《民用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由中國AOPA協會負責民用機的相關管理。從國家政策來看,國家持開放態度。
安全問題
盡管已出現類似中國科學院無人機應用與管控研究中心試驗基地的測試場所,無人機物流仍缺乏一個國家或行業認可的公共試驗與測試環境?!昂陲w”事件、“傷人”事件的報道觸動國人的安全神經,接納無人機快遞尚需時日。所述的安全問題是指無人機本身的安全、快件的安全、信息安全、航線安全、公眾人身及財產安全,還包括民航安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