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觀測

無人機氣象觀測要求各種測量儀器慣性小、精確度高和可靠性好。無人氣象直升機一般采用導航測風,因此要求有精確的導航定位系統。在低飛測量時,無人機與地面設備失去聯系,因此無人氣象直升機必須有自主飛行管理系統。無人氣象直升機要求在各種惡劣天氣飛行,數據傳輸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也可能受到干擾,在這種情況下,飛機既要保持較快的速度飛行,又必須精確地測量各種氣象數據,因此對無人氣象直升機的各系統要求都很高。

無人機氣象監測特點優點
1.機動性好。小型無人機機體小、重量輕、不要求有專門設備的機場起降。
2.生存力強。無人機廣泛采用塑料、玻璃纖維和其它透波材料,能夠快速修復。
3.無人員傷亡的風險。
4.低成本,性價比好。一架無人機的成本只需有人機的幾十分之一,甚至幾百分之一,而且使用和維護費用低。

執行任務的三個方面:

1.空投探空儀和數據中繼。無人氣象直升機帶十個空投探空儀,在50*50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均勻散布,下降時間一般為幾分鐘,測量的數據一般有無人氣象直升機中繼。
2.直接測量。無人氣象直升機裝有常規氣象傳感器,對氣象參數直接測量,主要是指溫、濕、壓等參數。無人機自身作平飛。垂直飛行和低飛,可測量到各層面的氣象參數。水平飛行時飛機常保持一定的氣壓高度。為了對地面氣象數據測量更準確,無人機必須降至150米高度作低空飛行。
3.遙感測量。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無人氣象直升機將以遙感測量為主。主要設備有寬波段紅外輻射計、寬波段微波被動輻射儀、寬波段太陽被動輻射儀、能見度儀和多普勒雷達等。紅外探測分辨率高,可以探測溫度和水汽分布,但它受限制的原因是不能透過云層。獲得降雨信息最好的設備室寬帶微波輻射計,它可測量各種云圖。

執行方式
任務通常要求無人機按預先選定的航線飛行。許多復雜因素將影響任務的執行,其中最重要的是無人機的性能。

為了進行天氣預報,世界氣象組織(WMO)規定了氣象觀測要素,其中一些要素可以直接測量,另一些要素由主觀估測。主觀估測用可見光、紅外線和微波成像儀進行探測,所有設備必須適合系統選擇的無人機,如重量、體積。

基本的氣象觀測準確度要求如下:
能見度:±20%(≥0.1km,≤10km);
云覆蓋(最底層):±1/8;
云底高:±30m(0~300m),±10%(>300);
垂直風剖面:±10°,±2.5m/s;
云頂高:±150m(≤1000m),±20%(>1000m);
地面風:±10°,±2.5m/s;
地面溫度:±1°;
垂直剖面溫度:±1°;
地面相對濕度:±5%;
垂直剖面濕度:±5%;
氣壓:±2%。

無人機應用于氣象監測系統
無人機氣象飛機主要測量下列氣象數據:溫度、氣壓、濕度、風、真高度、各種圖像(數據)、云形成類型和大小、能見度、湍流發生和大小、積冰。

行業需求
1.在氣象監測天氣預報方面,衛星圖清晰度不高,無法獲取有效的實時氣象數據,預報依據不足;
2.我國國土遼闊,氣象監測管理具有一定控制面上的局限性,通過現有的人工作業方式,效率不高;

背景簡介行業簡介
無人氣象直升機在氣象監測領域發揮出了自身的優勢,低成本、低速、巡航距離遠、高可靠性的無人機執行低空飛行任務,操作員可以很方便在地面的控制飛機的飛行路線和飛行高度。氣象信息是經濟發展規劃和農業發展的重要依據,也是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無人機的應用可以彌補衛星觀測在精度上的不足,還可以作為衛星觀測的校驗手段。目前,我國已經形成集空基、地基和天基于一體的大氣探測體系,但是,無論是衛星、雷達還是地面自動站,在觀測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氣象部門還利用無人機對森林火災、洪澇、湖泊藍藻、土地利用、土壤沙化、草原生態等進行監測。近些年,霧霾成為新的環境問題,由于大氣垂直觀測資料匱乏,影響了對霧霾發生發展及形成、消散機理的認識。這些領域都是無人機大有可為之處。我國對強對流云的探測幾乎是空白的,因而限制了對強對流云形成災害性天氣機理的認識,致使強對流災害性天氣的預報準確率較低。

青藏高原處于我國天氣系統上游,其天氣氣候變化影響著我國乃至世界的天氣和氣候。然而,在青藏高原尤其是無人區建站和維護極為困難,因此需要無人機等新型空基觀測平臺來彌補觀測的不足。此外,我國海洋觀測系統建設處于初級階段,遠海觀測極度缺乏,洋面海氣交換觀測資料稀缺,限制了對臺風發生發展及能量交換的認知。目前,我國臺風觀測以衛星為主,嚴重缺乏空基和?;木毣^測。以臺風預報為例,近20年來,臺風路徑預報準確率明顯提高,但強度預報改進緩慢,主要是影響我國的近海臺風目標敏感區缺少探測手段和觀測資料。

具體來說,無人機可應用于海洋臺風探測、高原、無人區強對流天氣觀測,臺風探測,人工影響天氣以及邊界層(氣溶膠、大氣垂直廓線)探測,災害監測、調查及生態監測等領域。無人機作業特點是快速、靈活,尤其是在一些惡劣的環境和條件下,比如獲取海洋、青藏高原、無人區的氣象資料,無人機的優勢就比較突出。

無人機的應用可以彌補衛星觀測在精度上的不足,還可以作為衛星觀測的校驗手段。目前,我國已經形成集空基、地基和天基于一體的大氣探測體系,但是,無論是衛星、雷達還是地面自動站,在觀測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例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影辦與西安愛生技術集團合作,采用愛生ASN-209無人機系統平臺搭載中天火箭機載播撒系統,直接進入云層中進行播撒作業,此為國內首次在人工增雨領域實現無人機應用。在人工影響天氣及云探測領域,無人機可為云中作業播撒提供平臺,提高播撒的科學性和播撒效果。

在青藏高原尤其是無人區建站和維護極為困難,因此需要無人機等新型空基觀測平臺來彌補觀測的不足。青藏高原處于我國天氣系統上游,其天氣氣候變化影響著我國乃至世界的天氣和氣候。

目前,我國臺風觀測以衛星為主,嚴重缺乏空基和?;木毣^測。此外,我國海洋觀測系統建設處于初級階段,遠海觀測極度缺乏,洋面海氣交換觀測資料稀缺,限制了對臺風發生發展及能量交換的認知。以臺風預報為例,近20年來,臺風路徑預報準確率明顯提高,但強度預報改進緩慢,主要是影響我國的近海臺風目標敏感區缺少探測手段和觀測資料。

具體來說,無人機可應用于海洋臺風探測、高原、無人區強對流天氣觀測,臺風探測,人工影響天氣以及邊界層(氣溶膠、大氣垂直廓線)探測,災害監測、調查及生態監測等領域。

無人機作業特點是快速、靈活,尤其是在一些惡劣的環境和條件下,比如獲取海洋、青藏高原、無人區的氣象資料,無人機的優勢就比較突出。


1.jpg

分享到:
點擊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