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防御反制方案無人機反制應用背景 無人機市場飛速增長,也帶動了周邊衍生行業的迅速發展,除了無人機配套設備和服務商之外,無人機的“天敵”也受益良多。目前國內從事無人機研發和生產銷售的企業超過了400家,在國內,對于消費級無人機的操作人員需求總量超過了數十萬,每年差不多都有2萬架無人機處于黑飛狀態。 黑飛事件影響 4月14日14時05分,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跑道北側30公里區域(地處郫都區),機場凈空保護區內,發現無人機活動,導致成都上空3架航班繞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地面航班等待5分鐘。 4月17日14時13分,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跑道北側18公里區域(地處郫都區),機場凈空保護區內,發現無人機活動,導致多架域內航班空中等待,造成12架飛往成都的航班備降其他機場。 4月18日18時26分以及18時38分,分別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跑道北側3.7公里區域(地處雙流區)及同側14.8公里區域(地處崇州市),機場凈空保護區內,發現無人機活動,導致22架飛往成都的航班備降其他機場,23架航班出港延誤。 4月21日下午2點38分,一架綠色無人機出現在成都雙流機場跑道附近,造成13個航班備降到附近機場,1個航班返航。大約一個小時后,另一架無人機也出現在機場附近,造成19個航班備降,2個航班返航。大概下午5點多,一架無人機從正在降落的飛機下方穿過。隨后,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發布大面積航班延誤預警,超過1萬名旅客被滯留。 4月26日下午6時許,成都雙流機場再次發生“無人機擾航”事件,共造成22架航班備降。 無人機安全威脅分析 無人機準入門檻較低,許多無人機都處于“黑飛”狀態,給各行各業帶來便利的同時,卻使公共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對安防威脅可以分為五個方面: 威脅重要目標安全 威脅空中飛行安全 威脅公共安全 侵犯公民隱私 無人機反制技術——衛星導航誘騙壓制系統 本產品采用GNSS誘騙技術,對闖入敏感區域的無人機進行導航誘騙,實現對無人機的防御和管控。系統主要通過對無人機注入導航欺騙信號,實現對無人機的控制接管,讓無人機快速定位到安全區域,使無人機快速飛行,脫離操作者控制,進行誘騙或者可以設置禁飛區,防止無人機飛臨敏感區域,布設無人機“禁飛區”。 無人機衛星導航誘騙系統 衛星導航誘騙技術作為新一代反無人機手段,以誘導控制無人機衛星導航系統為突破,能夠實現對防御范圍內處于待機、起飛、巡航、懸停等各個階段的多旋翼或固定翼無人機進行全向或定向防御攻擊。適用于臨時性低空區域防護、要地安全防御、城市公共安全防護和敏感地區反恐維穩等任務。 系統組成 低空區域反衛星導航系統主要由衛星信號模擬器、功率配置器、信號發射器以及控制軟件等部分組成。其中:衛星信號模擬器是系統的硬件核心,生成高精度仿真衛星導航信號;功率配置器是系統的主要能耗部分,根據工作模式和作用距離為輻射單元提供可控的輻射功率;信號發射器是系統作戰終端,由輻射天線單元(陣列)、天線轉臺等部件組成。 應用場景 產品區別 無人機衛星導航誘騙技術與其他反制系統的區別 優勢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