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賦能林業,智慧巡護展翅高飛

6月4日上午,長汀縣智能中心內,工作人員胡曉華如往日一般,輕點大屏幕,開啟了每日的無人機巡護工作。“只要在屏幕地圖上圈定需要巡查的山林區域,無人機便會即刻出動。瞧,這一片就是策武鎮的巡護范圍?!焙鷷匀A話音剛落,策武鎮林業站的無人機巢畫面便出現在屏幕上。



隨即,無人機巢緩緩開啟,無人機沿著平臺AI規劃的安全航線,向著山林飛去,山林的實時動態清晰呈現在眼前。據悉,目前長汀縣共設有5個這樣的無人機巢,分別部署在大同、策武、河田、濯田等重點林區鄉鎮,實現了重點林區無人機巡邏的廣泛覆蓋。


近年來,長汀縣林業局積極擁抱大數據、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大力探索“無人機+林業”的創新發展模式。在此過程中,建成了功能完備的林業無人機智能管理平臺,該平臺集預防管理、巡護信息采集、智能識別、統計分析、自動派發等功能于一體,并引入先進的無人機技術,為林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胡曉華介紹道:“無人機搭載的高清紅外相機,可以實時拍攝并記錄飛行途中的影像。借助智能AI識別技術,能夠精準發現林木砍伐、野外用火、松枯死木等情況,并自動將相關信息派發給屬地林業站。


”林業無人機智能管理平臺構建起了一套高效的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從事件自動識別上報,到智能受理派發,再到快速任務處置和自動核查結案,每一個環節都緊密銜接,確保林業事件從發生到處置的及時性。同時,飛行采集的數據會自動存儲,方便隨時回溯對比,為林業決策和圖斑比對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



無人機在林業巡護領域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策武鎮林業站站長范彬昆對此深有體會。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護林員,他感慨道:“以前沒有無人機的時候,我們主要依靠護林員步行或騎摩托車巡護,很多偏遠地區難以顧及,存在不少巡查盲區。


現在有了無人機,智能中心會及時推送巡護任務,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快速處理,管護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笨萍嫉闹?,讓巡護工作擺脫了過去“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真正實現了高效巡查。


數據顯示,自長汀縣林業無人機智能巡查系統運行以來,5架無人機累計開展智能巡查6056次,巡查總里程達56235.5千米,采集照片448902張,回傳視頻5849個。



近一年,通過無人機智能分析平臺上報的1612件林業相關事件,均得到妥善處置,處置率達100%。此外,該系統還減少人工巡檢6000余人次,節省人工成本超90萬元,減少碳排放約14.3噸。


無人機替代傳統人力巡護,不僅提高了巡護質量,更為林業安全生產筑牢了防線。在長汀縣四都鎮這個重點林區,山高林密、道路崎嶇,以往的巡護工作不僅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巡查范圍有限,還存在諸多安全風險。


四都鎮片區護林員賴文根表示:“配備無人機后,巡護時間縮短了,范圍卻擴大了,我們的人身安全也更有保障了。”無人機的應用,實實在在地為林業工作者帶來了便利,有效解決了基層護林工作中的安全難題。


如今在長汀縣,無人機在林業領域的應用已不再局限于巡護工作,在清山造林、森林撫育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吊運木材、樹苗、有機肥料,噴灑病蟲害防治藥劑等。


在四都鎮同仁村的橋坑山場,長汀縣欣旺林業服務公司總經理廖連課現場展示了無人機吊運疫木的操作。在他的操控下,原本需要多人合力搬運的疫木,被無人機輕松吊起,跨越山林,準確運送到指定地點。“由于山地條件限制,一些林區采伐的松枯死木無法用機械轉運,無人機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廖連課感嘆,科技正深刻改變著林業生產作業模式,釋放出強大的創新活力。

分享到:
點擊咨詢